close
依稀記得看過幾篇張曼娟的短篇作品,印象中她的文字溫柔婉約,適合細細咀嚼品味。
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她的書,書頁泛黃,想必已有好一段歷史了;
一看初版日期:一九八八年十二月。
一二二刷出版日:一九九七年八月。
果真年代久遠。
後來我都在深夜讀它。
一則則小散文勾勒出生活中細瑣的感觸,以及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心歷。
文中輕描淡寫的情節,讀來卻令人思緒翻湧。
過去和現今的對比與落差,是一種無以名狀的遺憾;
以致於張曼娟筆下的「曾經」,都蘊含淡淡的惆悵。
如社會的變遷迫使我們對熟悉事物的逝去無能為力,儘管那一直是美好記憶的提醒。
她也描寫人與人的熟稔與疏離、朋友與自己遭遇的困境,
內容雖憂傷卻不失正面迎戰的態度,
結尾仍是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們:
窒礙總會過去。
曾經失信於人也被失信的我讀到一段文字特別有感觸:
『到底那些承諾只可一笑置之?那些盟約必須固守三世?成長以後,因為不能分辨,而成生命中一則無法解釋的悲傷。』
現代人見面時總習慣性的邀約下次的相聚:「有空一起出來吃個飯吧!」
語畢,彼此卻心照不宣的明瞭這個「有空」,
大概遙遙無期。
許多日常輕忽的小事情,透過張曼娟雅致的文字和敏銳的情思,都罩上了一層深厚的意涵,發人省思,並喚醒我們久未伸展的感官觸鬚。
全站熱搜